
邀请人 陈玉萍
报告人简介:
孙树林,研究员,博导,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科系副系主任,复旦大学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超精密光学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提出超构表面高效率耦合和控制表面波的新思路,实现了表面波高效激发、波前调控及辐射调控;揭示自旋圆偏振电磁波高效率调控的理论条件,实现了奇异光子自旋霍尔效应、复杂矢量光场激发。发表Nature Materials、Nano Letters、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等期刊论文80余篇,总引用10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000余次,13篇ESI高被引论文。获2012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排名第1),2016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2), 2019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2020 Rising Star of Light,2020-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荣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JKW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项科研项目。担任Journal of Optics、Nanomaterials编委、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委,10余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5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做Plenary/Keynote/Invited报告。
摘要:
光是研究物态性质和开展物态调控的重要手段,实现在亚波长尺度下对电磁波的自由调控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意义,在信息、通讯、能源、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十余年前,我们与国际同行一起提出了超构表面的新概念,借助电磁波与两维人工微纳结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光学性质界面突变效应,同时利用人工微纳结构的“空间排列序构”自由度,实现了对电磁波振幅、相位、偏振及波前分布的有效调控。本报告将介绍超构表面实现在三维远场及两维近场全空间尺度下对电磁波的调控效应,包括三维电磁波到两维表面波的高效激发及调控,例如表面波定向激发、表面波点聚焦、片上光场激发等效应; 接着,还将介绍两维表面波高效解耦合成为三维传输波,例如表面波的远场定向辐射、电磁聚焦、全息成像等调控效应。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