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555000kk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学者笔谈]李家明:培养兴趣挖潜能,天生我才必有用

日期:2012-11-02 阅读:1621

[编者按] 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兴趣是成才的第一必要条件。

  ■ 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应能做到让进来的年轻人能够找到他最喜欢的科目。

  ■ 在入手具体、基础知识训练必须扎实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努力从尽量宽广的角度,寻找自己的兴趣。

  ■ 发掘兴趣和潜能,做具有科学知识的“明白人”。

 

 

兴趣是成才的第一必要条件

我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针对教育界的研究,就是希望能够真正找出让凡是进入大学的人都能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能找出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那当然是国家教育部,乃至全社会都最欢喜得到的一个研究成果。此项研究通过精密统计的方法,得出来的结论是,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根本不存在。但是,却总结出来3个成才的必要条件。所谓成才,简言之,就是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行当中做得很好。一个人要想达到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对所从事的有兴趣;其次就是对感兴趣的基本知识都很好;第三点就是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也就是俗称的“开窍”。由此可见,兴趣在我们实现人生价值以及成才道路上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兴趣是敲门砖,引路石。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漫长而连续的,但只要有了兴趣的牵引,探索知识的苦旅也就变成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积累知识的时候也即充实了个人爱好,反之亦然。真正是做到了亦学亦玩,乐在其中。因此,以兴趣为主导的求知方法应该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推崇。

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应能做到让进来的年轻人能够找到他最喜欢的科目

我们交大自从建校以来,一直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的目标。那么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它最需要什么呢?我感觉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应能做到让进来的年轻人能够找到他最喜欢的科目,让学生以最好的方式成长。人类智慧的累积,特别是近百年来最快的累积,形成了各种学科院系,包括自然学科,社会学科。我们交大的发展思路就有“与日俱进”这一条,学校在每个阶段设立不同的系,以后还会动态的产生很多其他系。这些知识的累积,包括学科的分类,院系的安排都是有用的,就象一座座知识宝库坐落在那里。我们就要鼓励学生找到他最喜欢的科目;要能提供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去接触,去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年轻人能够找到他的兴趣,就是找到了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找到了最大限度汲取宝库知识的法门,那他这一辈子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人整个的能力发挥出来了,当然会对社会、对国家乃至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这里,有三点很重要:

其一,大学里传道授业应解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注重个人兴趣的培养

老师们在传道授业的时候要达成共识,认为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要努力的去引导同学们去发现他们最感兴趣,最擅长的专业;帮他们开阔视野,确定人生坐标,以免在求学的道路上多走弯路。同学们在选课和选专业的时候也可以找任何老师谈谈。我们东方的同学,因为种种关系,特别是应试教育产生的负面效应,大都对老师存在较深的敬畏心理,尽量避免和老师打交道,尤其是怕提问的时候被老师责怪。同学们很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分数很差,师生关系就象动画片里的猫和老鼠的关系一样。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考试的真正意义何在。考试是一种应用极其普遍的教学手段。每个大学生都是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尤其是极其严格的高考才能坐进大学的课堂继续学习。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普遍性,人们已经忘记了考试的真正目的。考试最主要目的应该是考察一下老师教的东西同学们吸收到什么程度;检验老师传授的效果和同学理解的效果是不是相符。但现在考试,作为一种能够轻易量化评估的方式,就被很便利的应用在高考入学体制中。我们现在的考试是用死板的方式来考察同学是不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是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评估方式虽然是可行的,但绝对不是最好的,是需要改变的。考试的烙印带来的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应付。同学们经过这样一系列应试教育,一直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心理压力很大;不愿意提问,交流,除非逼到最后关头,不得不问。这样同学们怎么能找到他最喜欢的专业,他们一直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都没机会接触过多少不同的东西,更不要说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我们大学里的老师应该深刻了解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被动思维模式,制定更加合理的能力考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个人兴趣的培养,和高中,小学的教育模式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在思想上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可以自由的追求所感兴趣的来作为自己所要从事的。

另外,老师们也要鼓励同学们多多提问,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鼓励同学们自发的形成一些学术讨论小组或者开展一些小组规模的或班级规模的学术讨论和展示活动。只有通过在同学们中间营造这种轻松讨论,亦师亦友的学术氛围,老师们才能更加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通过这种频繁的学术讨论和知识交流,帮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为他们今后确定兴趣方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二,学校里在选课机制方面也需要做到更加灵活

除了老师们在指导思想上的共识,我们学校里在选课机制方面也需要做到更加灵活。虽然学生入校的时候都是选好专业的,入校后允许二次选择专业需要整个系统的调整比较大,但是那么大的校园,教室,允许旁听,甚至是跨系旁听也好啊。我本科是在台湾读的电机工程系,那时候不仅可以兼修物理课,还旁听了数学课。这种灵活方便的选课机制无疑为我后来选择物理专业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我在本科的时候加强了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了那一段的学习时光。同学们也可以积极得向教学人员咨询相关信息,探求旁听选课的可能性。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灵活选课机制,但是事在人为,只要有需求,就一定会逐步完善起来的。需求越迫切,完善得也会越快。

其三,最大化地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教学资源

另外,学校方面应该提供更好的信息平台让同学们接触学校提供的一切教学资源;同学们也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教学资源来帮助自己找到兴趣并充实兴趣方面的基础知识。除了老师们的授课,图书馆的资料、书籍,尤其是现今发达的网络系统,都储有很多宝贵的知识。同学们要掌握熟练定位教学资源的技巧,在需要查询资料的时候,可以方便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大大缩短寻求答案的过程。能够充分挖掘这些知识宝藏,把它消化吸收成自己的财富,这才是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基础知识训练扎实的前提下,应努力从尽量宽广的角度,寻找自己的兴趣

在上个世纪,有些事情我们是不敢去想的!现在(二十一世纪),年轻同志们,你们是很幸运的。我们国家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善,比我们年轻时候的机会还好,完全要看你们敢不敢去想!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具体的例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开拓思维,在发掘兴趣方面得到一些启发。

上面是一幅以年代为横坐标,单位GDP能耗比为纵坐标的多国比较图。能耗比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我们把它作为单位1。美国是2,韩国是4,我们国家是8,相当于日本能耗的8倍。这个数据对我刺激很大。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资源浪费非常严重。那我们可以想想自然科学、理工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可以采用怎样的科技创新技术来降低资源和成本的损耗,生产出更加高端、更加“值钱”的产品?这些领域的技术空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迫切需要我们年轻人去填补的。随着时间发展,日本能耗比的绝对数字也会进步,但是我们以他为标准,精打细算,不断创新,慢慢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距离,那我们同胞的生活就会有长足进步。以上只是一个从宏观角度放眼未来,寻找兴趣方向的具体分析。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运用高新科技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只要感兴趣,练好基本功,年轻人的机遇是很多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

发掘兴趣和潜能,做具有科学知识的“明白人”

我自己追求事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挖掘兴趣的过程,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得到博士学位,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就表示说你进入到一个没完没了的学习过程。这个时候工作和学习其实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回事。这个时候的学习就不是向老师、向书本学习,而是向大自然学习。很多东西都没有现成的资料可寻,完全要靠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靠自己来书写科技领域的空白供后人借鉴。这个过程中兴趣很重要。做研究工作,以不会说话的大自然为师,没有自学的兴趣和自我钻研的精神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兴趣的存在使学习和工作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如果学习和工作之间产生了矛盾,那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得法了。等到学习研究工作渐入佳境,越做越好的时候,所做出来的成绩就会产生社会反响,慢慢就会从事业的成就感中想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肩负起不同的社会职责,面向社会的需要,为国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如果年轻人有了兴趣,具备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校能提供环境让青年开窍,结果就是融会贯通,茅塞顿开,以前累积的经验和知识都能被灵活的运用。我们学校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几点,以后我们的校友离开学校,只要一旦抓住机遇,就能够做出让我们学校感到自豪的事情;做出对国家民族有利有益的贡献。这就是切切实实的爱国,并非空喊口号所能比拟的。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和今后在工作期间,应该努力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在这关键的3-5年内打好基础知识,争取尽早开窍,成为具有科学知识的“明白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学者小传

李家明,物理学家,1945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6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197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获1986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的Kastler奖、2002年国家科技部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物理奖)。

研究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应用量子电动力学于高能原子过程,阐明了电子轫致辐射过程(高能光子能区)和辐射复 合过程的内在关系;建立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为分析高离化度、高Z原子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非相对论性多重散射的分子自洽场理论计算方法,并阐明分子 里德伯态的电子结构;同时建立了原子超越自洽场的多通道理论计算方法,以阐明电子关联效应。

 
 
 
 
[作者]: 李家明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理科实验楼群
邮编:200240

沪交ICP备05010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