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燥热。对郑杭老师的采访却轻松愉快,爽朗幽默的谈吐、谦虚亲切的性格,仿佛盛夏里吹拂而过的清风。
“蹭课”提前考取研究生(小标)
初中结束后,郑杭随着时代大潮,下乡在农村的工厂做电工,整整九年,郑杭始终没有放弃想继续学习的愿望。国家恢复高考后,没有初中毕业文凭也没有高中毕业文凭的郑杭一头扎进学习资料,在三四个月的紧张备考后走上了高考考场。
郑杭老师笑着说自己当时的志愿是“糊涂”的,因为电工的经历,所以他的第一志愿是自动控制,第二志愿是应用数学。后来他被北京大学的空间物理专业录取。
由于时代的原因,郑杭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在北大学习了两年后,因为学校当时允许在没有本科学位的情况下考研,他考上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那时的研究生考试有数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三门专业课,郑杭一边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一边“蹭”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而提前考取研究生也使得他没能上完北京大学的全部课程,只拿到北京大学的肄业证书,这成为郑杭心中的遗憾。
郑杭老师直言,这段曲折的经历,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机会,今天已不可以复制。
难忘交大的良师益友(小标)
1982年,郑杭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进入交大,师从方俊鑫老师研究凝聚态物理。郑杭回忆,方先生堪称一位严师,对组里的同学要求严格。同学们后来回忆起来,对于方老师的严厉,大家更多的是感恩。
方老师早期做凝聚态光学实验,后期由于身体原因,没法在实验室长期工作开始转向理论研究,但是仍然指导其他老师和同学做实验。这样的工作经历使得方先生在凝聚态领域的眼界很宽阔,理论和实验都很精通,他带领的20多个研究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题,对每个学生都能提出指导意见。
郑杭老师认为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佩服方先生。在交大,让郑杭获益匪浅的不仅有恩师,还有同窗好友,郑杭从这些良师益友身上汲取营养。他通过自己的好友、师弟朱诗尧了解到光学中的压缩量子态,并把这个理论运用到固体物理,这后来促成了郑杭完成了一篇重要论文。
鼓励学生培养高级自学能力(小标)
从1985年在交大任教,郑杭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为本科生教授课程。郑杭老师非常喜欢和同学交流,在他看来,教学是很开心的事情。与自己这一代人相比,郑杭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兴趣更广泛,生活更丰富,对学习投入的时间相对更少。他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除了要通过陪养计划设置的课程以外,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
郑杭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认为,本科阶段的自学能力大多只是中等的自学能力,也就是给出一个题目,你知道怎样找资料,怎样设计一个路径把问题搞清楚。进入研究生后,要培养的是高等自学能力,自己找课题,自己设计路径,解决问题。
同时,郑杭老师强调,表达能力对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1988年,36岁的郑杭第一次出国,他感到震撼最大的不是国外丰富的物质条件,而是同行们的表达能力,能够把高深的研究工作表达的很清楚。所以他鼓励学术研究者培养表达自己的能力,“让他人理解你工作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在科研上,郑杭坚持不蹭热点,不追时髦,而是抓住一两个问题,深扎进去。博士刚毕业的几年,他曾经一年发表了8篇高质量的论文,在国内排名前10。郑杭老师回忆,当时发论文比现在麻烦得多,打字不能随意的添加和删除,画图要先用格子纸把计算出来的结果点在上面,再描出一条曲线,还要再描在标准的绘图纸上,最后寄给杂志社。这种辛苦和忙碌,让郑杭感到心里务必充实。
1990——1993年,郑杭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任洪堡奖学金研究员,和国际学者一起合作研究。对比当时的学术情况,郑老师欣慰的表示:“当时国外的研究工作是走在中国前面的,但现在差距不大了,研究的问题基本都差不多。”
从2001年8月开始,郑杭老师担任交大物理系主任,整整7年,物理系不断发发展壮大:物理系有了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凝聚态物理成为国家的重点学科,2007年光学也成了重点学科……“这些对物理系后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郑杭老师对物理系的未来充满信心,“在全新的发展阶段,物理系一定会发展的更快更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