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公布首届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论文评选结果,14篇论文被评为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6篇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物理与天文学院2016届博士生葛剑峰的论文《基于STM的微区四探针的研制与界面超导电性的原位测量》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葛剑峰是2011级直博生,师从刘灿华教授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博士期间,他先是协助导师开发研制了世界首台可在极低温和强磁场环境下实现原位微区四探针电输运测量的扫描隧道显微镜。随后,他使用这套仪器设备,在SrTiO3单晶衬底表面制备出单层FeSe薄膜,并成功测量到了该薄膜的超导电输运特性和转变温度(Tc)在100K以上的超导相变,从而发现了铜基超导体以外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常压下Tc进入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葛剑峰是第一作者)上。Nature Physics两篇评论文章[Nat. Phys. 10, 892 (2014),Nat. Phys. 12, 22 (2016)] 曾重点介绍该工作的主要结果,强调了该工作首创的原位微区四探针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相结合方法是“重要的技术手段”。评论文章还指出该工作在高温超导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激发了大量理论研究对于单层硒化铁薄膜的兴趣”,是迈向“室温超导的BCS高速公路”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期间,葛剑峰还曾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特等奖等。目前在哈佛大学的Jenny Hoffamn教授实验组做博士后,继续凝聚态物理研究。
据悉,校优博论文的评选,旨在建立崇尚学术、勇于创新的氛围和导向,激励博士生潜心从事原创性的科学研究,鼓励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育,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增强博士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