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Rochester大学光学系博士后(导师R.W. Boyd)。2012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学者奖励-A计划”。目前为美国光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及光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委会/中国感光学会光学精密成型专委会委员,曾为中国光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卓越期刊Chinese Optics Letters杂志T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科技部863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目前共在研2个与结题5个NSFC项目(均主持)。
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学与微纳光子学,飞秒激光微纳制造",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基于各种非线性人工微纳结构和材料的新型光学及量子效应及其应用。 近5年系统开展了具超低损耗,高非线性与电光/声光效应的从亚微米到毫米尺度的薄膜铌酸锂/钽酸锂有源光子芯片的研究;从材料制备(半导体加工工艺或飞秒激光直写),掺杂到微纳器件的制作与测量,到最后的光子芯片集成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有3篇论文为ESI高被引。研究成果有望在芯片级别的光学传感和信号处理,宽谱相干光源产生,激光通信、量子存储和发射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Advanced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ACS Photonics,APL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等物理和光学领域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引用近2600次。作为共主席,成功组织了国际会议PIERS 2024 “Integrated Nonlinear Photonics: From Materials to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分会,国际会议CIOP 2021上的Workshop: Lithium Niobate Based Photonic Devices等。多次在CLEO2022/2023,CIOP 2021/2022/2023,中国物理学会/光学学会年会等国际/国内顶级光电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0余次。长期担任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no Letters,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ACS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APL Photonics,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Optics Letter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研究生课程:非线性光学(Nonlinear Optics), 光子学基础(一)(高等光学 Advanced Optics),光子学前沿
本科生课程:光学(强基班),高等光学,激光原理,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视总招生剩余名额调整),硕士生2-3名。
常年设有博士后岗位,有意者请邮件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