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555000kk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

 
校友风采
怀平: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日期:2022-06-23 阅读:10852

尽管有人认为科研生活是寂寞的,但是怀平却乐在其中。他说,自己的性格更偏向专注、安静,非常享受探索科研探索的过程。而研究取得的每一个成果,正是对自己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

回首自己的科研经历,怀平最骄傲的是自己的心始终与祖国和时代同行。“我回国就是想为祖国与故乡发一份热。”对于怀平来说,祖国就是一直召唤着他的“光源”。

有一种青春叫科研(小标)

当年高考选择专业时,怀平在听取了老师家长的建议之后,希望报考一个学有所用,对个人发展比较好的专业,最初报考的是微电子专业,但机缘巧合下,他被调剂到应用物理系。在上海交大8年的学习时光中,怀平深深被物理学的魅力所折服和吸引。

在本科阶段,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等课程的学习,让怀平感触最深的是老师们的严格要求,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这些都让怀平愈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更刻苦的学习专业知识。四年后,怀平以年级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本科毕业。

怀平至今记得,在固体物理的教学中,经常听到庞乾骏老师提到郑杭老师,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和好奇,他联系到了从事固体理论研究的郑老师[HP1] ,希望以后跟郑老师做研究生。在郑老师的带领下,怀平走进凝聚态相关领域研究的大门。研究生也果断选择了继续在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继续深造。1994年入学时,他本是硕博连读,但硕士即将毕业时,郑老师语重心长的建议怀平,现在有可以出国交流的机会,希望你可以出去看看。

机会摆在面前,怀平有过犹豫,但对知识的渴望、对顶尖科研的渴求,让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出国,来到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后,怀平攻读同步辐射光专业理学博士。

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语言障碍之外,入学时由于签证问题,怀平比入学晚了三四个月。庆幸的是,怀平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导师,他以身作则的严谨科研态度,也为怀平后续的科研之路打下的良好的基础。每天8点半到办公室,晚上7点后吃饭休息1小时,又回到办公室继续做实验——这就是怀平每天的时间表。沉浸在学术的海洋,年轻的无限能量都在这一刻释放。在高效严谨的状态下,怀平在距离毕业还有半年时,就提前完成了博士学业。

2001至2004年期间,怀平成功加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进行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2004年底,怀平转往大阪大学进行半导体光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日本的阿部老师的悉心指导,让他至今难忘。在研究中,还有一次有趣的“灵感乍现”。怀平当时工作主要是构建一个量子磁性的模型,最初的一年里不断遇到问题,最后的编程环节,无论怎么调试,都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但在一天晚上休息时,怀平突然脑中一闪,程序遇到的问题出现了解决的火花,他赶紧起床,马上跑回实验室,坐在电脑前连夜完成了程序的修改。不出意外,修改顺利,此后,这个研究的相关论文还被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接收。

紧张充实的海外研究工作之外,怀平时刻关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看到国内科研的进步,怀平决定回到上海。2007年,怀平来到上海光源,继续从事凝聚态以及光相关的研究。之后他还陆续加入了核能结构材料、X射线自由激光装置等项目的研究。

虽然研究方向在变,但不变的是怀平对顶尖领域知识的探索。在每一次的转向里,前期稳打稳扎的基础研究,都是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的。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怀平说,正是交大本科阶段老师们的严格要求与精心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让自己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每一次的转向研究中都能较快的适应。

在跑步中感悟生命(小标)

紧张的科研生活之余,怀平热爱跑步。让他爱上跑步的还有一个小插曲。怀平28岁时,有一次身体不适,晚上在宿舍里抽搐倒地,只能感到自己心脏剧烈的跳动。求生的欲望让怀平拼劲所有力气,摸到身边的手机,向舍友发出了求救信号。非常庆幸,他的身体并无大恙,但这次和死神的擦肩,让怀平将锻炼提到了日程上。

从宿舍楼附近的往返跑,到绕着校园的夜跑,最后在周密的训练计划下,怀平开始慢慢尝试远距离的跑步,甚至是马拉松。当跑步时,远离了嘈杂,不用担心是否会有意外,只要奔跑就好了,只要是向前就对了。看似放空的状态,给了怀平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怀平说,跑步和科研一样,别人看似艰苦,但自己却乐在其中。科研的路上,怀平不曾惧怕挑战;奔跑的路上,怀平不曾停下脚步。科研就像马拉松,是一场长距离的耐力战,稳定的步伐、坚韧的意志,怀平知道自己会坚持到最后。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理科实验楼群
邮编:200240

沪交ICP备05010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